<form id="xjp93"><th id="xjp93"><th id="xjp93"></th></th></form>

    <noframes id="xjp93">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NEWS

        集團要聞

        追尋父輩足跡 賡續紅色傳統

        發布時間:2021-07-08作者:朱蕓琦 朱 悅瀏覽人數:

               7月1日,新四軍三師八旅二十四團戰士潘正佳后輩一行20余人走進新灘鹽場宋公堤紀念館,追憶父親的戰斗足跡,繼承父親的革命遺志,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潘開訓尋根1.jpg

               潘正佳,1923年出生于阜寧縣二區潘蕩鄉(今濱??h天場鎮),1941年,在阜寧縣三區(今濱??h八灘鎮)做文書的潘正佳,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入伍參加革命,于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參加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以及抗美援朝時期被稱為“國魂之戰”的上甘嶺戰役等大小戰爭20多場,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后積勞成疾,于1966年因公死亡。

               看著紀念館里展陳的潘正佳照片,其后輩一行20余人激動萬分,淚光閃爍。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承載著歷史的實物,仿佛把大家帶回到了那段崢嶸的革命歲月。其子潘開訓在展柜面前駐足良久,“父親遍體鱗傷,數次死里逃生,胸膛有一枚子彈至死都沒有取出來。”

        潘開訓尋根.jpg

               潘開訓向筆者展示了父親當年留下的珍貴手稿和證書,并表示愿意將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無償捐贈給宋公堤紀念館,以此感謝紀念館以這樣的方式讓人們認識了解其父親潘正佳當年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默默奉獻自己的一生,始終恪守入黨初心,踐行對黨的承諾,詮釋對黨的忠誠。

               “我們是新四軍的后人,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精神,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的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的。今天,值此黨的百年華誕之際,作為一名56年黨齡的老黨員,我在這里祝愿偉大的黨生日快樂,祝福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潘開訓如是說。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