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xjp93"><th id="xjp93"><th id="xjp93"></th></th></form>

    <noframes id="xjp93">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PROJECT

        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6月1日)

        發布時間:2023-06-01作者:黨群工作部瀏覽人數:
        ♦1936年6月1日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創立
        為培養補充抗日軍政干部,提高紅軍自身的戰略技術水平,1936年6月1日,黨中央在瓦窯堡建立了“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6月21日,國民黨第八十六師高雙成部突襲瓦窯堡,紅大即隨中央機關撤出瓦窯堡,遷至保安縣城。在保安縣城,紅大召收第一批學員。他們全部來自中央紅軍和十五軍團,分為3個科,共1063人,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科。
        第一科有學員38人,他們在1955年我軍初次授銜時,最低軍銜是中將。其中比較有名的有羅榮桓、羅瑞卿、譚政、彭雪楓、楊成武、劉亞樓、張愛萍、蘇振華等人。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將軍科”。據統計,第一科學員平均年齡27歲,人均有傷疤3處。
        1937年1月20日,紅大隨中央機關遷至延安,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1945年8月,隨著抗戰勝利,抗大完成了歷史使命。10月,原抗大總校一部分教職學員奉中央軍委命令向東北進軍,1946年2月底到達吉林通化,籌辦東北軍政大學。
        新中國成立后遷入北京,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防大學。
        ♦1946年6月1日 中共中央致電中原部隊有關準備突圍問題
        1946年6月1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致鄭位三、李先念、王震的電報。電報就中原部隊準備突圍問題指出:(一)美蔣對我極為惡劣,全面內戰不可避免。(二)必須準備對付敵人襲擊及突圍作戰,預擬突圍后集中行動及分散行動兩個計劃。大概在突圍及突圍后一個時期內,以全軍集中行動為有利;而在敵人追剿緊急,行軍給養均極困難時,便應分為兩股或三股,各自獨立行動,可以避免集中行動之困難,而利于分別牽制敵人與互相作戰略上之策應。(三)目前時機緊迫,你們應充分注意,并團結內部,準備艱苦斗爭。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