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xjp93"><th id="xjp93"><th id="xjp93"></th></th></form>

    <noframes id="xjp93">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address id="xjp93"></address>

        PROJECT

        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9日)

        發布時間:2023-10-19作者:黨群工作部瀏覽人數:

        ♦1935年10月19日 中共中央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的保安縣吳起鎮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的保安縣吳起鎮,至此,中共中央、紅一方面軍主力歷時一年的長征結束。經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一年前,紅一方面軍撤出中央蘇區踏上長征路途時,有近10萬之眾。而到達陜北的陜甘支隊,人數不滿8000人。

         ♦1937年10月19日 八路軍夜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

        1937年10月19日,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七六九團,夜襲代縣陽明堡日軍飛機場,毀傷敵機24架,殲敵100余人。

        為阻擊西進迂回太原的日軍兩個師團,配合忻口作戰,一二九師開進娘子關附近,先后進行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等戰斗,殲敵近千人。一一五師也在廣陽鎮伏擊殲敵千余人。這些戰斗有力地支援了忻口防衛作戰。

        ♦1950年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6個軍共18個師,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和集安等處跨過鴨綠江赴朝鮮前線,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6月25日朝鮮爆發內戰。27日,美派出海軍和空軍武裝干涉朝鮮內政,擴大朝鮮戰爭,并命令海軍第7艦隊侵占我國臺灣。28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譴責美國侵占臺灣及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

        9月15日,侵朝美軍糾集15個國家的軍隊,組成所謂“聯合國軍”,在朝鮮西海岸仁川登陸,截斷了朝鮮人民軍的補給線并使其腹背受敵。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越過三八線,繼續向中朝邊境進攻。同時派遣空軍侵入我東北領空,進行轟炸、掃射,嚴重威脅中國安全。10月1日,金日成致信毛澤東:“極盼中國出兵援助人民軍作戰。”

        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和祖國安全的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決定抽調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部,由原邊防軍的4個軍及50、60軍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并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為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對敵發起第一次戰役。

        ♦1979年10月19日 鄧小平闡述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和任務

        1979年10月19日,鄧小平在全國政協、中共中央統戰部舉行的招待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代表大會代表的宴會上的講話中,闡述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和任務。

        他指出: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應該加強,應該擴大。它已經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共同奮斗,還要為促進臺灣歸回祖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共同努力。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都是我國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容忽視的作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多黨派的合作是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也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點。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是一項長期不變的方針。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