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0日)
♦1956年11月10日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舉行
1956年11月10日至15日,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舉行。會上劉少奇報告了他不久前訪問蘇聯,就波匈事件等問題同蘇共領導會談的情況。
周恩來在《一九五七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報告》中,總結執行“一五”計劃的經驗教訓,批評1956年的冒進傾向,明確提出1957年的計劃應在繼續前進的前提下,適當壓縮基本建設,合理調整各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以適應國家的財力和物力。
毛澤東在會議最后一天講話,就經濟、國際形勢、大民主小民主等問題作了總結性發言。他強調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經濟建設有退有進,主要的還是進;“一五”計劃根本正確,錯誤確實有。他還談到,東歐一些國家的基本問題是階級斗爭沒有搞好,那么多的反革命沒有搞掉。
毛澤東雖然對繼續反冒進有不同意見,不過沒有提出批評,而同意了多數人的意見,在1957年實行“保證重點,適當收縮”的方針。
♦1968年11月10日 毛澤東同巴基斯坦武裝部隊友好代表團談話
談話指出:一個國家的武器專靠外國是很危險的。自己搞,有個十年八年,最多十幾年,就可以有個初步基礎。要樹立自力更生的思想。什么都靠外國顧問,什么都要進口,我看不是個辦法。我們的國家吃過這個虧。蔣介石那個時代,他是什么都不搞,一切靠外國。那個時候,包括清朝末年,幾十年只搞到年產幾萬噸鋼。所以他喪失人心。他跟日本人打仗也好,跟我們打也好,主要靠美國。
♦2015年11月10日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
他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堅持改革開放,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戰術上打好殲滅戰,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他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要針對突出問題、抓住關鍵點。要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要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他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要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企業家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創新人才和各級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他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要改革完善城市規劃,改革規劃管理體制。要改革城市管理體制,理順各部門職責分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落實責任主體。要加強城市安全監管,建立專業化、職業化的救災救援隊伍。
上一篇:歷史上的今天(11月9日)
下一篇:歷史上的今天(1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