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3日)
♦1927年11月13日 黃麻起義
1927年11月13日,中共鄂東特委領導黃安、麻城兩縣人民,發動了著名的黃麻起義,在大別山地區率先舉起武裝斗爭的紅旗。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方針。根據“八七會議”精神,中共湖北省委為加強對黃安、麻城地區農民武裝斗爭的領導,建立了鄂東特委。
♦1936年11月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紅軍行動方向和統一戰線問題
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紅軍的行動方向,原來是向寧夏,被蔣介石破壞了,現在要改變。我們新的方針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向東南,即向京漢路發展。但這在政治上不是抗日的方向,在軍事上有很多限制,不甚有勝利的把握;好處是沒有自然界很多阻礙,有游擊隊幫助,可以擴大陜甘寧蘇區。另一個方向是向東,即是原來的過黃河。這在政治上是很好的,是抗日的,對擴大紅軍也有利,但也要估計會受到敵人的限制。這兩個方向各有利害,一般地說是向東,向東南比較困難。閻錫山說日可抗,紅軍不可抗,向東有逼閻與我們講和的可能。報告在講到統一戰線問題時指出:我們總的方針就是要團結群眾,用群眾的力量,利用國民黨將領張學良、楊虎城、閻錫山等要求與紅軍聯合的變化,逼蔣介石走到與我們聯合。我們的原則是在抗日的目標下逼蔣抗日?,F在與南京妥協的范圍縮小到紅軍怎樣處理的問題,他們要求我們改紅軍為國民革命軍,我們準備承認,這在政治上是有利的。在作結論時指出:紅軍行動方向主要是向東,預計明春過黃河。四方面軍一部分已向西,能否調回來是個問題?,F在我們的行動,都是腳踏兩邊船,最好是,向西的還是向西,向東的還是向東。如果向西不能達到目的,當然可以轉向東。同南京談判改紅軍番號問題,我們沒有爭論,但群眾方面要很好地解釋。
上一篇:歷史上的今天(11月10日)
下一篇: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